跳到主要內容區
:::

【屏大榮獲「2025 第二屆台灣永續大學獎-社會共融領袖獎」深化USR×SDGs 實踐能量,展現南臺灣永續典範】

國立屏東大學深耕在地、推動共融為核心,長期致力於促進弱勢賦權、教育公平及地方永續發展,於今年榮獲「2025 第二屆台灣永續大學獎」之社會共融領袖獎。由陳永森校長親自出席11月26日在台北圓山飯店「2025第八屆全球企業永續論壇暨聯合頒獎典禮」受獎,象徵本校在永續治理與社會實踐領域成果備受肯定。
屏東大學秉持「屏東事就是屏大事」的核心理念,從「弱勢賦權、教育公平、地方創生、夥伴共好」四大社會共融主軸出發,並以「課程—研究—場域」三軸串接的方式,建構跨域且具擴散性的社會實踐模式。自2019年成立大武山社會實踐暨永續發展中心後,全校USR 計畫與 SDGs 推動得以更為整合,形成具系統性的行動架構,使本校能量能更有效投入地方並產生可持續的社會影響。
在2024年,本校透過多項USR計畫深化永續實踐。其中,「讓生命不同凡『想』」計畫協助培力37位心智障礙青年,不僅減輕四家照護機構與家庭的照護壓力,也促成十二家在地商家啟動友善行動,打造更具包容性的社區環境。「朱雀先驅」計畫則與六所鄉村國小密切合作,辦理共培、共教與共學活動,共同提升師資生的文化敏感度,並促進學童的在地認同與學習成效。
此外,「屏東地方創生式」計畫於勝利星村建構創生支持系統,輔導超過二十個在地團隊,透過永續增能、策略諮詢與資源鏈結,協助地方文化再生與產業發展。另一方面,「搖滾社會力」計畫以跨領域學分學程與社會實作平台為基礎,支持百餘組學生團隊提出在地行動方案,累計超過兩百位學生深入社區蹲點,並進一步促成畢業生進入地方組織就業,逐步形塑青年的返鄉路徑。
上述成果匯聚自中心統整、教師社群合作,以及跨領域夥伴共同參與,展現大學將專業知識、研究能量與地方需求結合的實務寫照。屏東大學以實際行動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DGs),推動南臺灣邁向更具韌性與共融的未來,已成為國內具代表性的永續大學。
展望2025年,「讓生命不同凡『想』」與「朱雀先驅」計畫均再獲教育部支持,並分別升級為特色永續型與深耕型計畫;校務資源也將持續投入「搖滾社會力」等種子計畫,強化制度化推動與長期續航。本校將在既有基礎上持續拓展社會實踐版圖,以教育專業連結地方需求,持續擴散影響力,成為引領南臺灣永續發展的重要力量。
瀏覽數: